作为一个设计师,画册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最终成品的效果,尤其是骑马订这种装订方式,看似简单,却隐藏着许多需要关注的专业细节。接下来,我就结合实战经验,和大家聊一聊设计骑马订样册时需要特别留意的事项,帮助你在设计时无缝对接后期制作,让客户更满意,让印刷厂更轻松。
骑马订的“厚度魔法”,真不是闹着玩的
骑马订是一种非常经典且经济实用的装订方式,尤其适合页面较少的小册子,比如宣传手册、产品说明书等。它的特点就是直接将页面对折后,在书籍中间骑缝处订书钉,但问题就藏在这“骑缝”里:当页数超过 12P(8张纸,正反面印刷) 后,折叠后的厚度叠加会造成中间页面向外“挤出”的现象。这种现象在业内被称为“书帖不齐”问题。
所以,在设计骑马订的画册时,设计师一定要提前考虑骑缝厚度对内页内容排版的影响,特别是页码设计,绝对不能太靠边。
页码设计:别让它成“隐形页码”
在骑马订样册中,页码的位置是重中之重。以下是几个必知的页面设计规则:
页码距离页边的距离必须至少5mm:
页码距离外边太近的话,后期裁切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被裁掉,或者出现页码切割得不完整的情况。如果页码的距离设计得太靠边,最终呈现的效果不仅不中看,还会显得很不协调,甚至让人感觉设计师不够专业。沟通客户“小执念”:
有些客户可能会提出特别的版面要求,比如页码离边缘近一些,整体设计看起来“更时尚”或“更特别”。这时候设计师一定要站出来“打预防针”,提醒客户这些设计在实际印刷和装订中会有问题,并通过专业沟通,结合骑马订属性和印后裁切细节,一同找到一个既满足客户审美,又保障装订效果的解决方案。这就是经验和专业性的体现!注意页码排版的视觉均衡感:
如果因为骑马订厚度的缘故出现中间内页被挤出,导致整体内容排版分布显得有些“不对称”,可以提前调整页码位置、字体大小或与其他元素的距离。这些微调能让成品在物理变化后,依然保持视觉上的协调。
设计内容时,“骑缝”就是个陷阱
除了页码设计,骑马订的画册设计还需要注意样册中内容与骑缝的关系。由于后期装订骑马订的厚度问题,以下几点设计细节绝对不能忽视:
避免重要内容靠近中间骑缝:
骑缝处会因为折叠加装订而产生轻微遮挡,设计师在排版时不能让重要图片、文字信息过分靠近骑缝区域,否则内容可能被折叠轴线挡住,看起来很别扭,甚至影响阅读体验。整体内容居中性调整:
如果页面是满版设计,折叠后中间区域可能因为“挤出效果”出现偏移,视觉上看起来会有整体内容靠外的问题。因此可以在排版的时候稍微调整中间页的元素位置,让设计适应骑马订的独特物理变化。
如何成为客户与印刷厂之间的“桥梁”
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,你不仅需要在画册设计中把控细节,还要在客户需求与印刷厂制作之间起到一个沟通的桥梁作用。
提前了解骑马订工艺要求:
设计之前,建议多向印刷厂询问骑马订画册的具体装订参数,比如裁切余量、折叠厚度等。只有对整个制作流程心中有数,才能更好地结合设计进行版面调整。与客户的及时沟通:
如果客户对设计提出特殊需求,但这些需求可能影响后期制作,作为设计师不能默默接受,而是要及时给出合理建议。例如页码太靠边可能损坏印刷效果,骑缝内容过于重要可能影响阅读体验等。让客户了解设计的专业性,同时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。提供专业解决方案:
有经验的设计师通常会根据骑马订装订的特点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,比如“视觉中心调整法”、“页码隐形设计”,甚至将页码融入底图中,让设计既美观又实用。从客户的角度考虑,从成品的效果上出发,才是高水平设计师的表现。
总结:细节成就专业性
骑马订样册的设计是一项综合考验设计师细心与专业性的工作。了解骑马订装订的物理特点,在设计时注意页码距离、内容排布与骑缝关系,提前与客户和印刷厂沟通这些注意事项,不仅能保证出色的设计效果,也能让样册在后期制作中减少返工风险,为客户带来完美的成品。
下次再遇到骑马订样册设计,你可以自信地接下任务,然后优雅地告诉客户:“放心,这本画册你交给我,绝对稳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