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光是电影中非常重要的说故事方式,我们曾在第46期【流光溢彩.攻略灯光调色,探索职涯心法】,探讨灯光师的职涯历程以及打灯的秘诀。本篇专访邀请到《蜘蛛人:新宇宙》、《米家大战机器人》灯光主管Kelly Christophers,分享如何运用灯光,为《米家大战机器人》创作独特的视觉语言。
Kelly Christophers出生于南非,于当地电影学校毕业,拍摄几部短片后,前往大学就读动画领域。为了踏入电影圈而搬到纽西兰,在《哈比人》三部曲担任背景绘师,同时也进入Weta Digital实习,担任ATD(助理技术总监),并成功打入动画特效产业,往顶尖灯光师之路迈进。现为Sony Pictures Imageworks的灯光主管。曾参与许多真人电影和动画长片,如《猩球崛起》、《金牌特务:机密对决》、《蜘蛛人:新宇宙》和《米家大战机器人》。
聊聊电影的灯光设计流程?是否会因为类型而有所不同?
Kelly Christophers:打灯的工作流程与收到的资料会根据你待的公司、负责的专案类型,甚至合作对象,而有所不同,会有不小的差距或改变,但具体流程是相似的,最关键的要素还是你制作的是真人电影还是动画片。
在真人电影中,很多CG 的准备工作通常可以在现场完成。VFX 团队会被派去现场,捕捉拍摄现场的光线,如HDRI 照片、红外线测距仪、积分球等。而为实拍电影打灯最重要的目标是,符合摄影组拍摄的画面,因此灯光师开始打光前,会先观看现场特效组搜集的资料,并以这些图片为基底创建IBLs (基于图像的灯光),并设置这些灯光以复制出现场光源的模样,这步骤能让灯光师准确地打出适合该场戏的灯光。
至于动画长片的灯光制程,可说是动画流程中最具创造性的过程之一,通常会先为一场戏绘制色彩脚本,定义画面的情绪、亮度与调色板。之后灯光师会依照色彩脚本进行打灯,并与其他艺术团队合作,打造出令人为之一亮的动画片。
你负责《米家大战机器人》哪场戏,在打灯前有获得什么指示吗?
Kelly Christophers:我和团队制作了几个片段,主要是电影的开头和结尾。在动画视觉开发的过程中,我们设计了主角家与主角所居住的城市,确保导演要求的特殊美术风格,这些片段是整部电影的开始,描述了主角凯蒂与爸爸瑞克的冲突,以及米家一群人试图透过公路之旅修复这道裂缝。导演、美术组、灯光组对每颗镜头进行密切地讨论,去建构一天当中发生了什么事,又如何透过镜头与灯光表现角色的心情。
美术组积极参与视觉开发的过程,并提供参考资料以及灯光师可以用的道具。例如对于瑞克在黑暗中独自坐在沙发的戏,我们在打灯前提出许多问题,并透过讨论解决问题,像是这场戏发生在何时?我们应该要打开、关闭哪些室内光源(比方说室内灯、电视、台灯)?这场戏发生在没有可见光源的黑暗中。我们该如何透过打光表现情感?整场戏都是暗的,所以透过一小点光线能凸显镜头重点,因此让瑞克坐在黑暗中,把光线放在象征着「放弃」盒子,身材的驼背与瑞克的表情,即说明了瑞克的难过,不需要任何对话。
灯光的作用就是引导观众的眼睛,透过角色的视角进到故事中。
by 《米家大战机器人》灯光主管Kelly Christophers
谈谈你如何运用「背光」帮助电影述说故事?
Kelly Christophers:运用背光的原因很多,包含叙事用途或是使用亮度和颜色打造构图。假如某一场戏需要在画面上隐藏某些东西(像是隐藏的身份,铺陈某位邪恶或秘密角色),蛮适合运用背光来描述角色或事件的意图。另外,背光也是一种用于创造深度和构图的打灯方式。有人可能想用它来分离前景和背景,或者使背景的某个物件跳脱出来,创建深度、对比度和分离。灯光师的目标始终是将观众的眼睛引导到故事点或动作上,而背光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。
柔光与硬光是初学打灯最重要的两个技巧,能否跟我们分享两者的用法?
Kelly Christophers:在一般的场景中,柔光与硬光是基于光在现实世界的运作方式,因此基本上都会用这两个光线去定义该场戏的环境、天气与时间,例如在阳光下的正午就会打出硬光,而在室内则是使用漫射光,或是打造独特的灯光氛围,向观众说明这个场景的资讯。
另外它们也能作为叙事的一个好方法。硬光(和阴影)通常都存在于高对比的场景与情节,例如洞穴中的坏人,或是紧张的动作、恐怖的场景。而硬光则可以吸引观众注意力至预期区域,也可以遮盖部分场景阴影。相反地,柔光通常发生在天真或轻松的情节。它们非常适合用于节奏缓慢的长镜头,表现出舒适或熟悉的调性。
聊聊如何透过光的颜色表达情绪?
Kelly Christophers:正如前面提及,灯光主要用来营造场景气氛和调性。在动画中,灯光可以成为角色情感的视觉延伸。以《米家大战机器人》厨房戏为例,瑞克不小心弄坏凯蒂的笔电。这场戏的开头,午后阳光从厨房窗户中洒落,呈现明亮、温暖的气氛。随着冲突升高,夕阳西下,画面开始变得越来越暗,直到笔电坏掉。其中有颗镜头,灯光师利用窗户的光线创造了一条明显的线,将坐在对角的凯蒂和瑞克分开,使两人关系随着剧情争执而更加恶化,于是夕阳西下,笔电坏掉,夜晚降临,房间变暗,而凯蒂也离开客厅,徒留蓝光。
颜色是创作《米家大战机器人》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光是电影开头,就能看到有趣、缤纷的色彩设计,为电影创立令人印象的视觉风格。但如果仔细观察,才会注意到某些戏选择哪些色调,包含暖色,冷色、酸性色、硬色、柔和色等。它们经常被用来形成对比,比如瑞克决定「修理东西」的场景,环境中的蓝黑色则传达出一种悲伤和孤独的情绪,但他被吸引的物体表现出希望、温暖和幸福的色调。米家的凌乱、和谐的社区与机器人冰冷、干净世界间也有着鲜明的对比。米家的世界大多使用更柔和、更温暖的色调,而机器人世界虽然五彩缤纷,但配色选择硬红色和冰蓝色、电子紫色和饱和粉红色,因此更为冷酷。
打灯时就会决定色温吗?或是你会做什么处理让后面的人更好调整?
对于某些材质,例如冰晶和金属,该如何进行打光以获得适当的光反射?
Kelly Christophers:大部分的反射都可以藉由反射物件的著色器来完成,假设物件所在场景已经被建立好,着色器就可以透过这些场景对物件进行适当的反射,如果你也在物体中进行打灯,灯光软体可以隐藏光线不让它影响到摄影机。
如果物件所在的空间只有部分场景,却又希望物件反射场景、城市、风景与天空,通常会投影到物件球体上的HDRI 图像,使该物件能够将图像反射到球体中,就好像它是场景一样。
经历《米家大战机器人》后,有什么收获?
Kelly Christophers:《米家大战机器人》在灯光上的独特之处在于团队试图透过灯光打造特殊的视觉风格。一般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基本上都是3D 视觉风格,但《米家大战机器人》追求偏向2D 的绘画感。因此灯光师必须改变平常打灯的想法,以适应塑造2D 绘图风的新技术,这意味着灯光设置的方式可能会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情况不太一样,更像是艺术家在绘画时,追求画面的平衡。
因此除了观看大量参考资料,了解该视觉风格,作为灯光师最重要的是,多学习关于摄影、构图、插画的知识,才能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,打造富有故事性的灯光,突破一般打光的想法,创造极限。
给想成为灯光师的新鲜人一些建议?
Kelly Christophers:在进入3D 世界前,先对现实生活中的理论有基础了解,会有非常多优势。毕竟软体和工具因公司而异,学习操作也不是一件难事。要确保自己的价值是奠基在艺术能力与技术力。另外,「团队合作」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,在影视产业中,你无法避免与其他人有所联系,因此保持开放的心互相学习,面对建设性批评保持开放态度。
最后,持续更新你的作品集,并保持对动画、创作的激情。